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希腊的点球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希腊的点球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我认为克罗地亚这是以德报怨的行为,给被驱逐出国家队的卡利尼奇发世界杯银牌,无疑是肯定认可了球员曾经的付出和努力。球员可以对不起国家队,但是国家队一定对得起球员,值得称赞!
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频频爆冷门,克罗地亚无疑是最大的黑马。在众多球迷不看好格子军团的情况下,这支年龄偏大的欧洲小国竟然挺进了世界杯决赛。国际足联也将奖牌如数发给了克罗地亚国家队。
不过克罗地亚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,在克罗地亚和尼日利亚的小组赛中,主教练想让卡利尼奇在最后几分钟替补登场,但是被后者以背部有伤拒绝了。整个教练团队都知道卡利尼奇只是不想上场而已。据悉,卡利尼奇曾经多次以各种理由拒绝出场,所以国家队为此开除了他。有克罗地亚媒体称,如果卡利尼奇愿意道歉的话,他是可以重新回到国家队效力的,但是球员拒绝道歉回国家队。
克罗地亚晋级决赛后,大家都以为卡利尼奇会因此错过世界杯奖牌。不过克罗地亚国家队的大度真的让人感到意外,竟然还是准备给卡利尼奇颁发一枚世界杯银牌。人在家中睡,奖牌天上来,不知道卡利尼奇好不好意思领这个奖牌呢?
难怪有人说,克罗地亚国家队这是对卡利尼奇的羞辱。不过我不这么认为,卡利尼奇在预选赛也帮助国家队做过很多贡献,现在克罗地亚的第2射手还是卡利尼奇,所以给卡利尼奇一块本来就准备发给他的奖牌合情合理。这样的国家队值得尊敬,这样的克罗地亚值得我们喜爱!
亲爱的球迷朋友,对于克罗地亚坚持给卡利尼奇发奖牌的行为你怎么看呢?
这个事儿挺有意思的!
世界杯小组赛克罗地亚首场比赛,比赛最后5分钟的时候,前锋卡利尼奇以有伤为由拒绝替补登场,后来也没有就此向教练组道歉,遂被教练组开除出国家队,国家队球员大名单由23人变成了22人。
后来的事儿我们也都知道了:克罗地亚一路闯关获得了世界杯亚军,每名队员也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亚军奖牌。不过问题也来了:22名队员被分配了23枚奖牌,多出来的一枚咋着办?
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。今天克罗地亚足协发言人说:我得到的消息是卡利尼奇也将获得一块奖牌,这是教练组和球员共同决定的。
对此,球迷的第一反应是:卡利尼奇躺赚一枚亚军奖牌……太便宜卡利尼奇了……对那些浴血奋战的斗士也忒不公平了。
卡利尼奇离开世界杯的时候,曾在他们球队的群里给国家队送出了祝福,但同仇敌忾共同面对当前大敌的时候,无人回应卡利尼奇的祝福。
如今,杯赛结束、压力尽释的克罗地亚人,从上到下又恢复了本色,对卡利尼奇的过往一笑了之,大肚之风尽显……
换位思考一下,卡利尼奇应积极做出回应,并对过往行为适时予以道歉,用改变来促进克罗地亚足球事业的继续进步……
如果站在国人角度来看,这种补发奖牌的行为很容易被理解为“羞辱”,而“共同决定”无异于“共同羞辱”,卡利尼奇但使有一点点这么想的时候,估计都会甩袖而去的……
更有球迷说这块多出的奖牌应该赠给美女总统科琳达的……
还是拭目以待吧!
我是未名体育,您的关注,我的动力!
教练和球迷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,认为都是球员的问题,但是如果一个知名球星,总是在垃圾时间被安排出场,这难道不是在羞辱?是我也不愿意出场,这还不如不安排出场,奖牌肯定不会要,球员甚至可以考虑永久退出国家队,最起码在该教练执教期间拒绝国家队征战
垃圾时间被替换上场,换作谁心里都不爽,但可能是出于卡利尼奇曾为国家队做出的贡献,还是授予奖牌以示肯定,不能因为人一时的犯错而去否定他曾为国所做的努力,个人觉得克罗地亚的做法值得赞赏👍!
有不少言辞犀利的网友表示,这块银牌是在打卡利尼奇的脸。但是,在我看来,克罗地亚足协此举的做法,并不是为打脸,而是源自内心的对于卡利尼奇的尊重。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决定,同时也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:如果卡利尼奇愿意改过自新,端正自己的态度,那么未来国家队大门还是会向卡利尼奇敞开的。
世界杯小组赛首轮战罢,克罗地亚主帅达利奇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开除了第一顺位的替补射手卡利尼奇。愿意便是卡利尼奇不满替补身份,在与尼日尼亚的小组赛首秀时,以伤病为由拒绝出场。而且,赛后卡利尼奇不愿向达利奇认错,最终达利奇与两位队长莫德里奇和乔尔卢卡商议之后,做出了开除卡利尼奇的决定。据说,卡利尼奇打包离开俄罗斯时,给球队所在群聊中发了句“祝大家好运!”只有两名年轻球员回复了,其余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。
克罗地亚缔造了奇迹,他们闯入了决赛,创造了比20年前更进一步的新历史,更令人叹服的是他们的战斗精神,连打三个加时两场点球大战,坚韧无比的战斗精神让世界感动。可以说,法国赢得了世界杯,而克罗地亚赢得了世界。而在此时,卡利尼奇又成了大家所消费的话题:他会不会是此时此刻全世界最懊恼的人?
其实,卡利尼奇的真实想法,只有他自己知道,外人无从获知。我们也没有必要用自己的主观臆想,去妄加到一个人身上。而当外界都在如何热议,克罗地亚的这枚银牌是如何让卡利尼奇羞愧时,克罗地亚足协做出了决定:给卡利尼奇补发这枚银牌。这也就是克罗地亚足协的变相承认:克罗地亚世界杯的军功章,是有卡利尼奇一份的。
在我看来,这是一个非常恰当得体的举动,甚至可以说是一举多得。首先,给卡利尼奇的经验和教训都已经有了,还缺的是什么?是一种认可和尊重。可以说,这枚银牌便是克罗地亚足协表达尊重最好的方式。要知道,卡利尼奇是克罗地亚闯入世界杯的功臣,在世预赛中打入过三粒关键进球,甚至贡献率不比曼朱基奇差太多。如果没有卡利尼奇,克罗地亚可能就无缘世界杯,而世界杯亚军自然也就无从谈起。
其次,补发银牌的做法,也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的最好方式。世界杯之后,克罗地亚国家队肯定要面临一批更新换代。33岁的莫德里奇,32岁的曼朱基奇等人会一步步的告别,球队正是需要用人时,而30岁的卡利尼奇正值职业生涯最好时候,只要他愿意端正态度,一定会是克罗地亚锋线的重要棋子。当然了,以卡利尼奇这种很自我的性格,要求他“道了歉就让你重回国家队”显然是不太现实的,而补发银牌却是很巧妙的方式,也是在变向告诉卡利尼奇:国家队大门还会再向你敞开,前提是你要放正自己的位置。
可以说,这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。大丈夫就应该有广阔的胸怀,凡事计较到底未必就是好事。而且趁着世界杯亚军的荣耀,队内一派和谐,能够早日祛除那些不愉快,无疑是最好的,毕竟两年后还有欧洲杯,这帮家伙还有希望再一次发起冲击。
世界杯强队林立,要想全胜并不失一球夺冠难于登天。男足世界杯历史上,有一球不进全败的球队,也有保持全胜夺冠的球队,但还没有全胜不失一球夺冠的球队。
男足世界杯历史上,共有三支球队四次完成全胜夺冠壮举,分别是1930年世界杯冠军乌拉圭队,1938年世界杯冠军意大利队,以及1970年和2002年世界杯冠军巴西队。
1930年首届世界杯共13支球队参赛,东道主乌拉圭小组赛4:0大胜罗马尼亚,1:0小胜秘鲁,两战全胜晋级四强。并在半决赛6:1大胜南斯拉夫,决赛4:2击败阿根廷,以四战全胜的战绩夺得首届世界冠军。全部四场比赛,夺冠的乌拉圭队进15球失3球,阿根廷前锋斯塔比莱4场8球,成为第一位世界杯最佳射手。
1938年法国世界杯阿根廷临时退赛,15支球队抽签直接进入淘汰赛,上届冠军意大利队首轮2:1淘汰挪威,第二轮3:1淘汰东道主法国,半决赛2:1击败巴西,决赛4:2战胜匈牙利,四战全胜成功卫冕,成为第一支蝉联世界杯冠军的球队。全部四场比赛,夺冠的意大利队进11球失5球,上演赤脚射门的巴西前锋莱昂尼达斯4场7场,荣膺赛事最佳射手。
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共16支球队参赛,实力强大的巴西队小组赛4:1胜捷克,1:0胜英格兰,3:2胜罗马尼亚,1/4决赛4:2胜秘鲁,半决赛3:1胜乌拉圭,决赛4:1胜意大利,以六战全胜的战绩,夺得队史第三座冠军奖杯并永久保存雷米特杯,为球迷奉献了一届堪称完美的世界杯。全部六场比赛,冠军巴西队进19球失5球,贝利成为首位连续四届世界杯进球的球员,德国传奇前锋盖德穆勒打进10球,荣膺赛事最佳射手。
2002年韩日世界杯共32支球队参赛,四星巴西小组赛2:1胜土耳其,4:0胜中国,5:2胜哥斯达黎加,1/8决赛2:0胜比利时,1/4决赛2:1胜英格兰,半决赛1:0胜土耳其,决赛2:0胜德国,进18球失4球,七战全胜夺得队史第五座冠军奖杯,外星人罗纳尔多7场8球,荣膺赛事最佳射手,卡恩成为首位荣获世界杯金球奖的守门员。
男足世界杯历史上失球最少夺冠的球队,是06年世界杯冠军意大利和10年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,两队在整届赛事均只丢2球。06年德国世界杯冠军意大利队,小组赛2:0胜加纳,1:1平美国,2:0胜捷克,1/8决赛1:0胜澳大利亚,1/4决赛3:0胜乌拉圭,半决赛2:0胜德国,决赛1:1(点球5:3)法国。全部七场比赛意大利队保持不败,进12球失2球,没有一粒运动战失球,可谓是把防守做到了极致,是世界杯历史上失球最少的夺冠球队。
2010年南非世界杯,西班牙队小组赛0:1负瑞士,2:0胜洪都拉斯,2:1胜智利,1/8决赛1:0胜葡萄牙,1/4决赛1:0胜巴拉圭,半决赛1:0胜德国,决赛加时1:0胜荷兰,夺得队史首冠。全部七场比赛进8球失2球,追平意大利夺冠失球最少纪录。随着世界足球水平的不断提高,参加世界杯球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,全胜夺冠的难度越来越大,全胜不失球夺冠几无可能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希腊的点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希腊的点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nba12月12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青岛海牛和山东泰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沈阳足球超级联赛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英超冠军次数的问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意甲16-17积...